8月4日下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召开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国际咨询座谈会以后,兴致勃勃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答了一个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即中国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他满怀信心地预言:“中国本土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
记者:您觉得中国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够在自己的本土上拿到诺贝尔奖?
杨振宁:两年前,也就是中国大幅度增加科学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学正教授的年薪,算下来人均还不到2000美元。两年来我看到政府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中国人可以作出很多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级的工作。
记者:您觉得中国多少年能够拿到这个奖?
杨振宁:我觉得20年之内,一定会有中国本土出来的诺贝尔奖级的工作。假如经济增长快,还不止一个,而是好些个。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而且中国领导人对科技发展的速度有很殷切的要求,对研究工作的投资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记者:与其他国家比较,您认为中国得这个奖有什么有利条件?
杨振宁:要说比较优势,我认为就是中国具有得这个大奖的人才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也就是这20多年来,在西方教书的人接收了许多中国的学生,用他们的话说,最好的学生多是中国人。所以,中国有人才,这当然是第一要素。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发展,中国这样的人才是不成问题的。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中国的年轻人非常勤奋。我认为,按照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本土离诺贝尔奖绝不是遥遥无期,而是仅一步之遥!
记者:在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奖项中,您认为中国最先可能拿到哪个奖项?
杨振宁:今后中国要最先达到世界第一流的科研领域,我觉得还是数学最容易。因为数学不需要工业的支持,不需要大规模的设备。从过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来,中国最早得到世界绝对第一流研究成果的,也是在数学。华罗庚先生、陈景润先生就是证明。
记者:为什么100年以来诺贝尔奖如此充满魅力,令科学家们痴迷?
杨振宁:诺贝尔奖设立100年确实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我也想过,为什么它这样有名气?世界上设各种奖也不是从诺贝尔开始,早就有过。诺贝尔奖之所以非常成功,我觉得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评奖方法非常好。但并不是评奖从来没有发现问题,也有一些颇有问题的,但平均起来,尤其是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方面,它的标准定得好。二是资金雄厚,即使遇到困难还可以连续不断地给下去。比如20世纪初是用德国马克给奖金,后来德国马克贬值,一度曾经断掉。诺贝尔奖基金会相当聪明,又想了一些办法,使这个奖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记者:还想问一个问题,假如留在国内,您能拿到诺贝尔奖吗?
杨振宁:我得到诺贝尔奖是在1957年,原因是我和李政道于1956年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了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宇称不守恒之谜;并很快被吴健雄和她的合作者证实了。这引起了物理界很大的震动。所以,我们第二年就得了诺贝尔奖。假如我50年代初回国,我就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工作。因为当时我们知道有这个谜,如果在中国即使知道这个谜,也要比在西方来得晚;而且竞争非常之厉害。所以,我想过这个问题,假如我在50年代回国,我就不会做出关于宇称不守恒而得到诺贝尔奖的工作。
不过,答案也不完全像你们提的那么简单。因为我一生所做的工作,我自己认为,其他物理学家也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那个工作。1954年我和缪斯(他现在不在世了)写过一篇文章,引进了一个新的观念、新的名词,叫规范场。其影响比1957年宇称不守恒的工作要大得多。这个工作为什么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原因是他们不愿意给一个人两次诺贝尔奖。假如我在1954年回国了,要不要做这个工作?回答是可能的,不但可能,甚至还会做得更快一些。原因是什么呢?在美国我受到了宇称不守恒研究的影响,我并没有专注做规范场的工作。假如我回国的话,这个工作可以坐在书房里自己想出来,时间反而会更早一点。